信息集成平台在指标管理中的应用

文章附图

信息集成平台作为医院信息化软设施基础,在多个领域有应用价值:如互联互通、流程闭环、临床检索、360病人视图、科研检索、院长决策、医院等级评审、医院绩效考核(国考)、运营管理分析等。这里我们谈一下信息集成平台工具能力在指标管理中的应用。

指标管理中数据准确性和辅助决策的有效性,关键依赖是底层数据的来源和数据质量。指标管理需要接入临床、医疗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后勤、科研等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这些系统采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同时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展示数据链路长,如何保证数据链路中各节点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实时性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我们将从数据标准化、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管理、指标管理、基于指标应用五方面进行交流。

部署平台之后,我们首先需要对医院数据资产进行盘点,在盘点完成后,对各类数据资产进行分类定义,通过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工具把各类数据资产固化到数据中心。

标准化工具包括以下几部分功能:

1、   标准代码配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码表管理):如性别代码、民族代码、费用代码等;

2、   术语定义:定义医院常用的术语字典,如手术编码、诊断编码等;

3、   数据元定义:定义数据资产表示的最小颗粒单元,形成数据最小颗粒的统一标识,它由数据元编码、数据元名称、字段名称、类型、长度、精度、代码表等属性构成;

4、   数据集定义:对数据分类的结构进行定义,配置各类数据分类的数据项组成,对数据分类逻辑关系进行组装,如业务主键、外键、索引、非空、值域代码。通过数据集定义,数据接入平台时,可以实现数据项名称、数据类型、非空、代码值域的校验工作。

5、   物理表发布:数据集定义是数据分类在平台中概念模型的固化,物理表发布则把概念模型转换成数据中心的物理表。

标准化工具可以满足当下与将来数据分类标准的固化工作,通过此工具配置的数据集,进入平台的数据都会按照数据集定义的标准进行数据校验,形成经过治理的数据湖数据。实现医院等级评审、绩效考核、运营分析、院长决策等应用的数据来源的归口统一,避免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构建不同的数据中心,避免IT重复投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与数据可信度。

在解决数据分类标准化管理需求后,我们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是解决各业务系统中数据如何接入到平台。数据接入到平台我们提供两种方式:一种是适配器接入,另一种是API接入。适配器接入提供了数据直采(直接从表中获取数据)、数据视图、日志捕获三种方式来获取业务数据;API接入是平台提供API接口给到应用软件厂商,应用软件厂商按照平台定义的数据标准发布数据给平台。

适配器是一种进行数据采集、清洗、标化的可视化配置工具,它提供的功能如下:

1、   标准下载:从平台获取业务系统可以发布的数据集信息;

2、   发布配置:实现平台中定义的数据集与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表映射,形成数据集与业务数据表的映射关系;

3、   发布接口配置:对数据集中的数据元与业务表中的字段信息进行映射,同时进行数据转换和标化,如字段名称转换、数据类型转换、值域转换、缺省值配置、基础数据转换等。

4、   上述工作完成后,通过发布启停可以实现新增数据捕获;

5、   历史数据采集:医院历史数据量大,有些表数据量可以达到几亿,甚至更多,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历史数据采集变成了一项很困难的工作,我们通过预处理分页技术、流式查询与多线程并发等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的历史数据采集。

通过这种工具化的配置,我们可以实现不同厂家、不同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接入平台,同时中心标准发生变化后,可以通过标准下载进行标准更新,以适应平台标准发生变化的情况。


数据采集处理数据标准时,配置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不能过于严苛,因为过于严苛会导致大量的数据由于不合符标准而不能发布给平台,此时我们引入数据质量管理办法,帮助我们对平台中数据进行质量管理,以便不断的改进业务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管理采用PDCA戴明环管理思路,具体的功能如下:

1、   事前:扣分规则定义、数据质量规则定义;

2、   事中:数据接入平台后,平台会启用质量分析服务对数据质量进行分析;

3、   事后:查看数据质量分析报告,根据质量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医院着手数据质量的改进。

在数据湖构建完成后,我们提供了医疗实体管理工具来定义各种分析主题,以这个作为基础生成指标分析库中的医疗实体,同时平台会自动化同步数据湖中的数据到分析库。

医疗实体管理工具提供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画像属性定义:定义医疗实体中的画像属性、配置画像属性计算逻辑;

2、   医疗实体定义:根据分析主题的不同,组装医疗实体画像属性生成分析库中的医疗实体。

这种方式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便捷的分析主题的固化办法,数据分析时根据指标的统计口径,直接从对应的医疗实体画像属性中进行聚合计算即可得到分析数据,不需要关注指标的业务逻辑计算,实现业务逻辑计算和分析时聚合计算的分离,充分发挥分析数据库的优势,医院人员使用分析功能可以达到秒级响应,用户体验度大大增强。

分析库数据生成后,我们提供了指标分析应用的实现:如医院等级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运营管理分析、院长决策等。

针对医院等级评审指标,我们提供三甲办、科室两级指标台账管理功能。三甲办指标台账管理功能如下:

1、   提供按科室查看指标情况,指标的达标情况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进行展示,方便观察上一年度、上个月的指标值及与参考值的偏差;

2、   对于单个指标点击链接提供详细台账查看功能,如指标基本信息、分子和分母溯源信息、以图表方式显示评审周期内的指标值数据、在指标时间维度上点击可下钻到对应的病人列表,通过病人列表来还可以下钻到详细的业务数据,如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这个指标可以下钻到病案首页数据;

3、   对于不达标的指标,我们可以驱动整改流程对指标进行改进,指定整改负责人,整改负责人根据指标实际情况进行偏差原因分析,找到改进方法,进行优化业务、改进指标;

4、   我们实现了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与省平台医院评审系统的融合,打通委端与医院端,实现与省平台医院评审系统无缝对接。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我们采用了医院等级评审同样的实现思路,在这里就不进行详细的介绍。

对于信息化未覆盖到的业务,指标分析时会出现无数可取的情况,我们提供表单与流程定义工具,对此类业务进行数字化系统实现,为指标提供多种途径数据来源。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癫痫发作记录的数据填报功能,数据填表后进入审核环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个表单填表与审核功能实现是由表单与流程定义工具采用图形化方式在界面上拖拽配置完成。这样对于没有软件系统支撑的业务,同时对于专业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在不购买新的软件系统或对现有的软件进行升级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指标有数可取。

针对指标为核心的应用,平台提供了一种工具化的系统实现思路,帮助医院把指标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实现指标的常态化管理。

上面是指标常态化管理思路的系统实现,主要提供给指标管理科室和科室指标负责人日常工作使用;对于院领导基于医疗实体分析库和BI展示工具我们实现了院长决策,帮助院领导全面了解医院整体运行情况。

院长驾驶舱:通过院长驾驶舱,院长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医院整体的情况,如总收入、门诊收入、住院收入、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药占比、门诊均次费用、检验占比、材料占比等。

医疗数据分析:包括资源配置、运行指标监测、医疗服务能力、医院质量安全、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

运营数据分析:包括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患者满意度。

每个业务类别的数据分析,我们提供多种数据观察模式。以单病种急性心肌梗死为例,在这个单病种分析主题中,涉及的指标有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病人例数、心肌梗死占比、心肌梗死死亡占比等。在图中时间维度上选择下钻与上卷功能,进入年、季、月、日维度下的指标数据观察;同时可以进行数据溯源,点击指标值可以查看指标值对应的原始业务数据,在“心肌梗死人数占比”图中点击柱状图柱子即可跳转到详细的病人列表,在病人列表中,点击某个病人可以跳转到病案首页。系统提供的这些数据观察模式,让管理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决策依据,让数据更聪明的说话。

综合上述,以指标为核心的应用平台提供的一种工具化的系统实现思路,为医院指标管理提供了一种更优的解决方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上一篇